pfc格式de文件怎么打开
下载个超新阅读器就可以打开了. Adobe不支持这个格式,O(∩_∩)O~
.PFC和.SPF和.NIF格式的音乐如何转换成普通CD可以播放的格式???
你说的几种格式应该不是音乐文件. 首先你要确定你收到的是cd音乐光盘还是数据光盘. 如果你确定你收到的是cd音乐,这是音轨光盘,应该不存在普通的CD机不能播放的问题.或者你可以尝试用windows自带的Windows Media Player播放器抓轨录制成普通的音乐文件,例如 mp3、wav等,抓轨后再用音乐文件刻录cd光盘. 如果是数据光盘,你要找到正确的音乐文件,复制下来,刻录软件选择“音乐光盘”刻录.注意不要选择 数据刻录 . 晕,对我说的视而不见啊,你当然找不到转换器,因为那不是音乐文件.
TCPIP协议的帧格式
一下就是TCP/IP协议的相关帧格式.
以太网帧的格式及各领域的含义?
浅谈以太网帧格式
一、Ethernet帧格式的发展
1980 DEC,Intel,Xerox制订了Ethernet I的标准
1982 DEC,Intel,Xerox又制订了Ehternet II的标准
1982 IEEE开始研究Ethernet的国际标准802.3
1983 迫不及待的Novell基于IEEE的802.3的原始版开发了专用的Ethernet帧格式
1985 IEEE推出IEEE 802.3规范,后来为解决EthernetII与802.3帧格式的兼容问题,推出折衷的Ethernet SNAP格式
(其中早期的Ethernet I已经完全被其他帧格式取代了 ,所以现在Ethernet只能见到后面几种Ethernet的帧格式,现在大部分的网络设备都支持这几种Ethernet的帧格式,如:cisco的路由器再设定Ethernet接口时可以指定不同的以太网的帧格式:arpa,sap,snap,novell-ether)
二.各种不同的帧格式
下面介绍一下各个帧格式
1.Ethernet II
就是DIX以太网联盟推出的。。。。 它由6个字节的目的MAC地址,6个字节的源MAC地址, 2个字节的类型域(用于标示封装在这个Frame、里面 数据的类型)以上为Frame Header,接下来是46–1500字节的数据,和4字节的帧校验
2.Novell Ethernet
它的帧头与Ethernet有所不同其中EthernetII帧头中的类型域变成了长度域,后面接着的两个字节为0xFFFF,用于标示这个帧是Novell Ether类型的Frame,由于前面的0xFFFF站掉了两个字节所以数据域缩小为44-1498个字节,帧校验不变。
3.IEEE 802.3/802.2
802.3的Frame Header和Ethernet II的帧头有所不同,EthernetII类型域变成了长度域。 其中又引入802.2协议(LLC)在802.3帧头后面添加了一个LLC首部,由DSAP(Destination Service Access Point)1 byte,SSAP(Source SAP),一个控制域–1 byte! SAP用于标示帧的上层协议。
4.Ethernet SNAP
SNAP Frame与802.3/802.2 Frame的最大区别是增加了一个5 Bytes的SNAP ID其中前面3个byte通常与源mac地址 的前三个bytes相同为厂商代码!有时也可设为0,后2 bytes与Ethernet II的类型域相同。。。
三.如何区分不同的帧格式
Ethernet中存在这四种Frame那些网络设备又是如何识别的呢? 如何区分EthernetII与其他三种格式的Frame
如果帧头跟随source mac地址的2 bytes的值大于1500,则此Frame为EthernetII格式的
接着比较紧接着的两bytes如果为0xFFFF则为Novell Ether类型的Frame,如果为0xAAAA则为Ethernet SNAP格式的Frame ,如果都不是则为Ethernet 802.3/802.2格式的帧
几种以太网帧格式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没搞明白一个很基础的问题—以太网的封装格式;最近查了查相关文档,总结如下;
首先说明一下,Ethernet和802.3并不是一回事,虽然我们经常混用这两个术语;
历史上以太网帧格式有五种:
1.Ethernet V1:这是最原始的一种格式,是由Xerox PARC提出的3Mbps CSMA/CD以太网标准的封装格式,后来在1980年由DEC,Intel和Xerox标准化形成Ethernet V1标准;
2.Ethernet V2(ARPA):这是最常见的一种以太网帧格式,也是今天以太网的事实标准,由DEC,Intel和Xerox在1982年公布其标准,主要更改了Ethernet V1的电气特性和物理接口,在帧格式上并无变化;Ethernet V2出现后迅速取代Ethernet V1成为以太网事实标准;Ethernet V2帧头结构为6bytes的源地址+6bytes的目标地址+2Bytes的协议类型字段+数据。
常见协议类型如下:
0800 IP
0806 ARP
8137 Novell IPX
809b Apple Talk
如果协议类型字段取值为0000-05dc(十进制的0-1500),则该帧就不是Ethernet V2(ARPA)类型了,而是下面讲到的三种802.3帧类型之一;Ethernet可以支持TCP/IP,Novell IPX/SPX,Apple Talk Phase I等协议;RFC 894定义了IP报文在Ethernet V2上的封装格式;
3.RAW 802.3:这是1983年Novell发布其划时代的Netware/86网络套件时采用的私有以太网帧格式,该格式以当时尚未正式发布的802.3标准为基础;但是当两年以后IEEE正式发布802.3标准时情况发生了变化—IEEE在802.3帧头中又加入了802.2 LLC(Logical Link Control)头,这使得Novell的RAW 802.3格式跟正式的IEEE 802.3标准互不兼容;可以看到在Novell的RAW 802.3帧结构中并没有标志协议类型的字段,而只有Length字段(2bytes,取值为0000-05dc,即十进制的0-1500),因为RAW 802.3帧只支持IPX/SPX一种协议;
4.802.3/802.2 LLC:这是IEEE 正式的802.3标准,它由Ethernet V2发展而来。它将Ethernet V2帧头的协议类型字段替换为帧长度字段(取值为0000-05dc;十进制的1500);并加入802.2 LLC头用以标志上层协议,LLC头中包含DSAP,SSAP以及Crontrol字段;
常见SAP值:
0 Null LSAP [IEEE]
4 SNA Path Control [IEEE]
6 DOD IP [79,JBP]
AA SNAP [IEEE]
FE Global DSAP [IEEE]
SAP值用以标志上层应用,但是每个SAP字段只有8bits长,而且其中仅保留了6比特用于标识上层协议,因此所能标识的协议数有限(不超过32种);并且IEEE拒绝为某些重要的协议比如ARP协议定义SAP值(奇怪的是同时他们却定义了IP的SAP值);因此802.3/802.2 LLC的使用有很大局限性;
5.802.3/802.2 SNAP:这是IEEE为保证在802.2 LLC上支持更多的上层协议同时更好的支持IP协议而发布的标准,与802.3/802.2 LLC一样802.3/802.2 SNAP也带有LLC头,但是扩展了LLC属性,新添加了一个2Bytes的协议类型域(同时将SAP的值置为AA),从而使其可以标识更多的上层协议类型;另外添加了一个3Bytes的OUI字段用于代表不同的组织,RFC 1042定义了IP报文在802.2网络中的封装方法和ARP协议在802.2 SANP中的实现;
今天的实际环境中大多数TCP/IP设备都使用Ethernet V2格式的帧。这是因为第一种大规模使用的TCP/IP系统(4.2/3 BSD UNIX)的出现时间介于RFC 894和RFC 1042之间,它为了避免不能和别的主机互操作的风险而采用了RFC 894的实现;也由于大家都抱着这种想法,所以802.3标准并没有如预期那样得到普及;
CISCO设备的Ethernet Interface默认封装格式是ARPA(Ethernet V2)
不同厂商对这几种帧格式通常有不同的叫法,比如:
Frame Type Novel Cisco
Ethernet Version 2 Ethernet_II arpa
802.3 Raw Ethernet_802.3 novell_ether
IEEE 802.3/802.2 Ethernet_802.2 sap
IEEE 802.3/802.2 SNAP ETHERNET_SNAP snap
游戏的PFC是指什么
PFC的英文全称为“Power Factor Correction”,意思是“功率因数校正”,功率因数指的是有效功率与总耗电量(视在功率)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有效功率除以总耗电量(视在功率)的比值。 基本上功率因素可以衡量电力被有效利用的程度,当功率因素值越大,代表其电力利用率越高。计算机开关电源是一种电容输入型电路,其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差会造成交换功率的损失,此时便需要PFC电路提高功率因数。目前的PFC有两种,一种为被动式PFC(也称无源PFC)和主动式PFC(也称有源式PFC)。
被动式PFC
被动式PFC一般采用电感补偿方法使交流输入的基波电流与电压之间相位差减小来提高功率因数,被动式PFC包括静音式被动PFC和非静音式被动PFC。被动式PFC的功率因数只能达到0.7~0.8,它一般在高压滤波电容附近。
主动式PFC
而主动式PFC则由电感电容及电子元器件组成,体积小、通过专用IC去调整电流的波形,对电流电压间的相位差进行补偿。主动式PFC可以达到较高的功率因数──通常可达98%以上,但成本也相对较高。此外,主动式PFC还可用作辅助电源,因此在使用主动式PFC电路中,往往不需要待机变压器,而且主动式PFC输出直流电压的纹波很小,这种电源不必采用很大容量的滤波电容。
二:PFC的英文全称是“Pal Fans Club”,仙剑迷俱乐部。
是一个以创作游戏延伸作品为主的同人创作团队,目前有仙剑四配音视频游戏剧、配音广播剧、仙剑杂志等作品,并正在筹划更多的原创作品制作,如COSPLAY 、同人游戏《仙剑四外传》等。而PFC论坛,则是以PFC的相关作品为主题,并且扩展到仙剑系列游戏以及延伸产品的讨论。
网址: http://www.palfc.cn/
三:Packet Flow Context,3GPP协议Release 99 GPRS/EDGE
四:神奇宝贝中神奇宝贝不可思议俱乐部的英文缩写词
什么是帧格式
视频或FLASH都是由帧组成的 是不是你电脑显卡驱动不合适啊.更新下看看
Cisco交换机的干道帧有两种格式分别是什么
ISL和802.1Q帧格式 ISL使用PVST(Per-VLAN Spanning Tree,每VLAN生成树)协议,也就是每个VLAN是一个单独的生成树实例,允许为每个VLAN进行根交换机布局优化,支持通过多条中继链路的VLAN负载均衡.802.1Q是IEEE在中继链路上进行帧标记的标准,在一条中继链路上可以最高支持4096个VLAN通信.在802.1Q中继类型中,在中继设备通过中继链路发送帧前,中继设备会插入4位标记到原始帧中,并重新计算FCS(Frame Check Sequence,帧检验序列).
简述以太网数据帧的格式
目的地址 6字节 源地址 6字节 类型 2字节 数据 46-1500字节 FCS 4字节
PFC是什么
PFC是电脑电源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全称是电脑功率因素,简称为PFC,等于“视在功率乘以功率因素”,即:功率因素=实际功率/视在功率。
功率因素:功率因数表征着电脑电源输出有功功率的能力。
功率是能量的传输率的度量,在直流电路中它是电压V和电流A和乘积。在交流系统里则要复杂些:即有部分交流电流在负载里循环不传输电能,它称为电抗电流或谐波电流,它使视在功率( 电压Volt乘电流Amps)大于实际功率。视在功率和实际功率的不等引出了功率因素,功率因素等于实际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
只有电加热器和灯泡等线性负载的功率因素为1,许多设备的实际功率与视在功率的差值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而像容性设备如电脑的这种差值则很大、很重要。最近美国PC Magazine 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电脑的典型功率因素为0.65,即视在功率(VA)比实际功率(Watts)大50%!
视在功率:即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的乘积,用公式表示为:S=UI。
上式中,S是额定输出功率,单位是VA(伏安),U是额定输出电压,单位是V, 如220V、380V等;I是额定输出电流,单位是A。 视在功率包括两部分: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有功功率是指直接做功的部分。比如使灯发亮,使电机转动,使电子电路工作等。因为这个功率做功后都变成了热量,可以直接被人们感觉到,所以有些人就产生一个错觉,即把有功功率当成了视在功率,孰不知有功功率只是视在功率的一部分,用式表示:P=SCOS0θ=UICOSθ =UI·F
上式中,P是有功功率,单位是W(瓦),F=COSθ 被称为功率因数,而θ是在非线性负载时电压电流不同相时的相位差。 无功功率是储藏在电路中但不直接做功的那部分功率,用式表示:Q=Ssinθ=UIsinθ。上式中,Q为无功功率,单位是var(乏)。
对于计算机和其它一切靠直流电压工作的电子电路,离开无功功率是根本无法工作的。
一般用户都认为计算机之类的设备只需要有功功率,而不需要无功功率。既然无功功率不做功,要它何用!于是他们当然就认为功率因数为1的电源最好。因为它能给出最大输出功率。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假如有一台计算机,当交流市电输入后进行整流,就得到脉动直流电压,若不将脉动电压进行任何工,就直接提供给计算机电路,毫无疑问,电路根本无法正常工作。虽然这时计算机的功率因数接近于1,可这又有何用呢。为了让计算机电路能正常工作,必须向其提供平滑了的直流电压。这个“平滑”工作必须由接在计算机电源整流器后面的滤波电容器C来完成。这个滤波器就像一个水库,电容器里面必须储存足够数量的电荷,在整流半波之间的空白时,使电路上的工作电压仍不间断,能保持正常电平。换句话说,即使在两个脉动半波之间无输入电能时,UC的电压电平也无显著的变化,这个功能是靠电容器内的储能来实现的,储存在电容器内的这部分能量就是无功功率。所以说,计算机是靠无功功率的支持,才能保证电路正确运用有功功率实现正常运行的。
因此可以说,计算机不但需要有功功率,也需要无功功率,两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