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NsA格式硬盘(如何用移动硬盘做nas网络存储)

奥瑞科 NSA 硬盘如何读取

奥瑞科 NSA 硬盘如何读取

看不懂.你是要用NSA?直接usb连接上,你就可以在电脑上看到了. 但如果你是想取出来,单独一个硬盘读取,就要看是否做了RAID,做了RAID可能就读不了. ———- 哦.你直接取下来接电脑么?NSA系统,通常是linux改的,硬盘格式windows不认识.你可以下载一个Ext2Read 软件安装,就可以读取了.但不能写入.你用你最好给厂家售后打个电话问一下,看他们有没有更好的工具.

笔记本电脑上的mSATA接口硬盘,有几种规格,电脑后面位置大概55mm*55mm,是这种硬盘吗?

笔记本电脑上的mSATA接口硬盘,有几种规格,电脑后面位置大概55mm*55mm,是这种硬盘吗?

M30 msata接口固态硬盘(M300B) 规格规格描述:尺寸大小: 30*30*4mm MSATA M300B 工作电压:3.3V ± 5% 工作温度:0°C-70°C 资料保存温度:-45°C-95°C 传输介面:[1] (8+18PIN)mini PCIe mSATA传输界面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58T_M2atV5NgQlR0Y0Pt_65AwEZxfELlK8lPoh9l_Vv7FLcXCIhfqv5_tzhOBxzFq3vWs_pxLjewli1wF20Nsa 你可以自己对照一下

硬盘使用NSA方法数据清除后能恢复吗?为什么?

硬盘使用NSA方法数据清除后能恢复吗?为什么?

不可能恢复NSA擦除过的数据.NSA擦除方法是一种高级擦除方法,这个方法设计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数据不能被恢复.回答可以恢复的人,太小瞧了NSA.

12t希捷酷鱼硬盘有什么支持的外接读取设备和品牌,目前一般最多支持10t

我搜了一下,常见的硬盘盒产品是不支持的.Nsa有支持的.群晖有一款叫ds218play支持翻盘12t,双盘位的.不过价格比较贵,看你能否接受

关于四块硬盘组raid的问题!

这个板不支持SATA RAID

可以买个PCI串口硬盘RAID卡做

Promise FastTrak TX4310

参考价格:¥850 [北京]

商家报价:¥748 至 ¥980

插槽类型:PCI

RAID功能:RAID 0, 1, 10 and ,5,JBOD

内置接口:4个SATA300通道最多支持4个S

数据传输:300MB/s

总线速度:66MHz

总线宽度:32b

至于4个硬盘做raid几

raid5注重数据安全

raidRAID 0+1就是速度优势了

这个你自己考虑了

给你个连接可以参考下具体怎么做

http://www.cnnsa.net/NetBar/NBSafe/200704/NetBar_20070419032043_1169.html

怎样win8升级64位系统

将32位系统更换为64位系统需要准备两个文件:1、NT6 HDD installer(简称NT6)2、windows 8 64位系统镜像(简称ISO 8).安装步骤:1、将ISO 8文件解压至非系统盘目录下.2、将NT6移到解压镜像的目录中,并打开.3、点击安装,安装完成后点击重启.4、开机时选择模式2.5、进入安装界面后,在选择分区时点击驱动器选项,选中原先的系统分区点击格式化,之后根据提示完成系统安装即可.

nas能直接连接几台无盘计算机当作无盘系统吗

广州国智网络回答:要看你NSA的配置.还有盘位够不够.如果支持windows操作系统的话.是可以用来和无盘服务器做集合的.做法不难.可以搭载锐起BSD.再结合AD域.

最近流行的勒索病毒入侵端口号是什么

该勒索蠕虫一旦攻击进入能连接公网的用户机器,则会扫描内网和公网的ip,若被扫描到的ip打开了445端口,则会使用“EnternalBlue”(蓝之永恒)漏洞安装后门。一旦执行后门,则会释放一个名为Wana Crypt0r敲诈者病毒,从而加密用户机器上所有的文档文件,进行勒索。

WannaCry勒索病毒预防方法:

1、为计算机安装最新的安全补丁,微软已发布补丁MS17-010修复了“永恒之蓝”攻击的系统漏洞,请尽快安装此安全补丁;对于windowsXP、2003等微软已不再提供安全更新的机器,可使用360“NSA武器库免疫工具”检测系统是否存在漏洞,并关闭受到漏洞影响的端口,可以避免遭到勒索软件等病毒的侵害。

2、关闭445、135、137、138、139端口,关闭网络共享。

3、强化网络安全意识:不明链接不要点击,不明文件不要下载,不明邮件不要打开……

4、尽快(今后定期)备份自己电脑中的重要文件资料到移动硬盘、U盘,备份完后脱机保存该磁盘。

5、建议仍在使用windowsxp,windows2003操作系统的用户尽快升级到windows7/windows10,或windows2008/2012/2016操作系统。

如何解决常见网络突发问题?

任何网络系统都有出现故障的时候,可能发生在测试阶段,也可能发生在系统刚刚上线,还可能发生在已经稳定运行很多年的系统上。这些系统出现故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可大可小,小到一个终端的软件无法使用,大到整个网络瘫痪……

网络突发问题的例子比比皆是,2012年的双十一凌晨刚过,在第1分钟内,全国有超过1000万名独立客户“涌入”淘宝,淘宝总部的网络一度陷入瘫痪,遭到了网友们诟病,支付宝被”抢瘫”,好不容易进入支付过程,支付宝提示系统繁忙,经过反复尝试,花费用户很长时间实现支付。而京东当天流量暴涨,大量用户登录。结果京东商城的服务器被大流量冲垮,服务器也瘫痪。

作为以网络为主体的公司,难免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网络突发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所有企业都关注话题。本期IT大智慧就让笔者带大家了解一下常见网络突发问题的解决方案。

硬件损坏

服务器硬件故障是导致企业网络突发问题最大原因之一,由于X86服务器和台式机有着很多相似之处,无论是从前期部署、中期维护到后期管理都有着不少相同点。因此,X86服务器尽管有着成熟稳定的架构体系,也不免出现“罢工”。特别是企业负载应用得多了,遇到的故障是很平常的事情。较为常见的服务器硬件故障有处理器故障、内存故障、硬盘故障、线缆连接故障、电源、管理模块以及网卡故障等。而解决这些故障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选择一些品牌质量过硬,服务较好的厂商.

目前,像戴尔PowerEdge 12G系列、联想ThinkServer系列,IBM System系列、HP ProLiant系列都能为企业用户提供经久耐用的产品,当然如果您的企业资金较为紧张,也可选用曙光等国产品牌服务器来满足您的需求。

而服务方面,能够提供金牌服务的戴尔应该算是最让人省心的服务器品牌,以戴尔PowerEdge 12G系列为例,其支持3年专业支持和 (7×24) 4小时上门服务和安装Dell PowerEdge服务器、Microsoft Windows操作系统服务,能够以最专业的服务和最快捷的上门服务快速解决企业用户服务器问题。

高温宕机

不少中小企业服务器由于需要控制成本并没有在机房托管,这也就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比如机房温度、断电、瞬间电流过大等情况。笔者认识一位IT运维人员,其在某企业担任系统工程师职位,在前不久,该公司发生了一次较大故障,故障成因很简单,就是由于空调物理机损坏,导致多台服务器过热,部分业务中断。在更换新的空调之后问题得以解决。当然,在没有更换之前,当时也采用了一些”笨办法”,比如使用大功率的风扇、开启机房的排气窗等等,暂时缓解了空调损坏造成的不良影响。

出现故障的同时必然会造成一些业务的中断,可想而知,若是故障得不到及时的处理,那么公司网络将会处在一个”瘫痪”的状态,这将是很可怕的事情,后果不堪设想。那么如何解决类似于高温宕机这样的问题呢?

对于类似故障处理,大概遵循以下几个大的方向。首先,机房中应安装有温度报警系统,温度达到阀值后会直接报告给相关运维人员;其次需要IT运维人员收到报警巡检或定期巡检;再次,IT运维人员应检查是否误报;在确认报警内容属实进行相应处理;最后检查是否有预案,如有则按照预案处理,如无则尽快联系厂商处理,同时对此事备案。

在处理问题环节,如果在自身团队无法处理的时候,会及时和厂商联系,获取更专业的支持。

以戴尔新风冷却解决方案为例,其不仅具备高散热能力和可靠性等优势,还使得方案中的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允许用户在更高温度条件下安全、稳定的运行,避免因高温宕机“罢工”。

瞬间高流量压力

就像本篇一开始所说,由于瞬间流量过高导致的服务器宕机的例子比比皆是,就连耗资三亿多12306购票网站也在春节、国庆前后出现宕机意外,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春运时间仅铁道客运流量便高达4亿人次,如此高的瞬间流量难免让一个网站无法承受。

既然是全国交通购票系统网站,由国家铁道部亲自操刀主办,又投入如此大的经费,每每关键时刻出现问题,很多时候不得不让人心存疑虑。从技术角度而言,也许是因为服务器数量不足,技术不够完善等等。若说这一网站真正发挥功效的时候可谓屈指可数,十一和春节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两个节日,也是人们出行高峰时节,但仅仅因为服务器数量原因而增加设备,难免在年中其它时间显得浪费。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看看网站瞬间高流量压力问题应如何解决。

首先我们先来熟悉一下这两个名词:负载均衡、应用交付。

负载均衡:(又称为负载分担),英文名称为Load Balance,其意思就是将负载(工作任务)进行平衡、分摊到多个操作单元上进行执行,例如Web服务器、FTP服务器、企业关键应用服务器和其它关键任务服务器等,从而共同完成工作任务。负载均衡设备不是基础网络设备,而是一种性能优化设备。

应用交付:就是指应用交付网络(Application Delivery Networking,简称ADN),它利用相应的网络优化/加速设备,确保用户的业务应用能够快速、安全、可靠地交付给内部员工和外部服务群。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应用交付的宗旨是保证企业关键业务的可靠性、可用性与安全性。

采用负载均衡方案后,可实现支持海量并发访问、高可用、高扩展性与管理特性、高可靠性、智能负载、高伸缩性、安全性等多种优势集一身,可以较低成本解决较多瞬间高流量压力。

应用交付一方面能够在用户与应用之间建立一条快速、安全、稳定的访问通道,能保证众多的用户对应用系统的访问的稳定性的同时,还能够保证用户对应用访问的速度和安全性;另一方面,应用交付功能的复合和集中能够减少的企业的硬件的采购维护成本,同时提高了企业应用系统的运行效率,提高客户满意度。

其实对于12306网站而言,不止宕机一个问题存在,也同样不止可以通过负载均衡及应用交付等设备进行解决,这里仅仅只是挑选了其中一个问题点来进行说明,还有更多其它问题还需要相关人员进行分析处理,在这里就不做过多的讨论了。

黑客攻击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是目前黑客经常采用而难以防范的攻击手段。它的英文全称为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DDoS攻击的主要目的是让指定目标无法提供正常服务,甚至从互联网上消失,是目前最强大、最难防御的攻击之一。

目前DDoS攻击方式主要有三类,包括:

第一类以力取胜,海量数据包从互联网的各个角落蜂拥而来,堵塞IDC入口,让各种强大的硬件防御系统、快速高效的应急流程无用武之地。这种类型的攻击典型代表是ICMP Flood和UDP Flood,现在已不常见。

第二类以巧取胜,灵动而难以察觉,每隔几分钟发一个包甚至只需要一个包,就可以让豪华配置的服务器不再响应。这类攻击主要是利用协议或者软件的漏洞发起,例如Slowloris攻击、Hash冲突攻击等,需要特定环境机缘巧合下才能出现。

第三类是上述两种的混合,轻灵浑厚兼而有之,既利用了协议、系统的缺陷,又具备了海量的流量,例如SYN Flood攻击、DNS Query Flood攻击,是当前的主流攻击方式。

目前对于DDoS攻击,乃至其他类型的黑客攻击, SonicWALL网络安全设备能提供不错的多核UTM(统一威胁管理)解决方案,它提供了企业级深度包检测,并且不会明显影响网络吞吐量。可将强大的深度包检测防火墙与多层保护技术和一套高可用性功能相结合,为在分布式网络环境、校园网络和数据中心进行企业级部署提供了大范围的可扩展的解决方案。SonicWALL网络安全设备克服了现有安全解决方案的各种局限性,它能实时地对每一个数据包执行整体扫描,以检测当前出现的内部及外部威胁。NSA系列提供了入侵防御、恶意软件保护以及应用智能、控制和可视化功能,同时提供了突破性性能。对于DDoS等黑客攻击手段有着很好的防御效果。

对于网络突发问题,仅仅是解决还是不够的,预防才是正道之途。构建数据容灾备份系统,把发生网络突发问题后的损失降到最低,不管具体是什么突发问题,做好预案和备案最重要,以防止这种问题再次发生,或者再次发生后,也可以极为快速地去解决问题。总地来说,对网络突发问题,主要的工作是幕后积累。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充分的资源准备,没有足够的应急演练,没有丰富的处理经验,网络突发问题将是所有人的噩梦。

什么是比特币加密技术?

比特币和区块链的诞生需要依赖于很多核心技术的突破:一是拜占庭容错技术;二是非对称加密技术;三是点对点支付技术。下面会依次介绍。

拜占庭容错技术

比特币和区块链诞生的首要难点在于如何创建分布式共识机制,也就是菜斯利·兰伯特等人1982年提出的拜占庭将军问题。所谓拜占庭将军问题是指,把战争中互不信任的各城邦军队如何达成共识并决定是否出兵的决策过程。延伸至计算机领域,试图创建具有容错性的分布式系统,即使部分节点失效仍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也可让多个基于零信任基础的节点达成共识,并确保信息传递的一致性。

中本聪所提到的“拜占庭将军问题”解决方法起始于亚当﹒拜克在1997年发明的哈希现金算法机制,起初该设计是用于限制垃圾邮件发送与拒绝服务攻击。2004年,密码朋克运动早期和重要成员哈尔·芬尼将亚当﹒拜克的哈希现金算法改进为可复用的工作量证明机制。他们的研究又是基于达利亚·马凯与迈克尔·瑞特的学术成果:拜占庭容错机制。正是哈尔·芬尼的可复用的工作量证明机制后来成为比特币的核心要素之一。哈尔·芬尼是中本聪的最早支持者,同时也是第一笔比特币转账的接受者,在比特币发展的早期与中本聪有大量互动与交流。

非对称加密技术

比特币的非对称加密技术来源于以下几项密码学的技术创新:1976年,Sun公司前首席安全官Whitfield Diffie与斯坦福大学教授Martin Hell,在开创性论文《密码学的新方向》首次提出公开钥匙密码学的概念,发明了非对称加密算法。1978年省理工学院的伦纳德·阿德曼、罗纳德·李维斯特、阿迪·萨莫尔三名研究人员,共同发明了公开钥匙系统“RSA”可用于数据加密和签名,率先开发第一个具备商业实用性的非对称RSA加密算法。1985年,Neal Koblitz和Victor Miller俩人,首次提出将椭圆曲线算法(ECC),应用于密码学,并建立公钥加密的算法,公钥密码算法的原理是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性,公钥对应的是私钥,私钥是解开所有信息的钥匙,公钥可以由私钥反推算出。ECC能够提供比RSA更高级别的安全。比特币使用的就是椭圆曲线算法公钥用于接收比特币,而私钥则是比特币支付时的交易签名。这些加密算法奠定了当前非对称加密理论的基础,被广泛应用于网络通信领域。但是,当时这些加密技术发明均在NSA严密监视的视野之内。NSA最初认为它们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并将其视为军用技术。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NSA才放弃对这些非对称加密技术的控制,RSA算法、ECC算法等非对称加密技术最终得以走进公众领域。

不过,中本聪并不信任NSA公布的加密技术,在比特币系统中没有使用RSA公钥系统,原因除了ECC能够提供比RSA更高级别的安全性能外,还担心美国安全部门在RSA留有技术后门。2013年9月,斯诺登就曾爆料NSA采用秘密方法控制加密国际标准,比特币采用的RSA可能留有后门,NSA能以不为人知的方法弱化这条曲线。所幸的是,中本聪神一般走位避开了RSA的陷阱,使用的加密技术不是NSA的标准,而是另一条鲜为人知的椭圆曲线,这条曲线并不在美国RSA的掌握之下。全世界只有极少数程序躲过了这一漏洞,比特币便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