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nwk格式(nwk格式如何转化)

nwk文件怎么打开

nwk文件怎么打开

没听说有NWK文件啊,是不是打错字了

—– N ——-

NAN Nanoscope文件(Raw Grayscale)

NAP NAP元文件

NCB Microsoft Developer Studio文件

NCD Norton改变目录

NCF NetWare命令文件;Lotus Notes内部剪切板

NDO 3D 低多边形建模器

netCDF 网络公用数据表单

NFF 中性文件格式

NFT NetObject Fusion模板文件

NIL Norton光标库文件(EasyIcons-兼容)

NIST NIST Sphere声音

NLB Oracle 7数据

NLM NetWare可装载模块

NLS 用于本地化的国家语言支持文件

NLU Norton Live Update e-mail 触发器文件

NOD NetObject Fusion文件

NSF Lotus Notes数据库

NSO NetObject Fusion文档文件

NST Noise Tracker音乐模块(MOD)文件

NS2 Lotus Notes数据库(第二版)

NTF Lotus Notes数据库模板

NTX CA-Clipper索引文件

NWC Noteworthy Composer歌曲文件

NWS Microsoft Outlook Express新闻消息

nwk文件如何解开?10分

nwk文件如何解开?10分

nwk没有此后缀格式文件 请确认你输入正确 确认是后缀!

NWK是哪个国家

NWK是哪个国家

很可能是 挪威.[NWK 应该为 NORW]NORWAY–>NORW

请问在ZigBee协议栈中,编译选项RTR – NWK是什么意思,它的作用是什么?路由节点须加载这个选项吗?

这个是执行路由到路由通信功能,要是协调器加载这个选项也可以执行路由功能.

zigbee 原语与帧的关系是什么?

1、原语是协议栈中层与层之间进行通信的方式.这样解释吧,例如应用层需要发送数据,它会把数据以数据原语(如Data_Request原语)的形式发送给NWK层,NWK层经过定义的规则判断,决定是否发给MAC层,以此类推,直到发送给最底…

ZigBee怎么修改nwkAddrAlloc,来改变地址分配机制

我们知道ZigBee设备有两种地址。一种是64位IEEE地址(物理),即MAC地址,另一种是16位网络地址。

64位地址使全球唯一的地址,设备将在它的生命周期中一直拥有它。它通常由制造商或者被安装时设置。这些地址由IEEE来维护和分配。我们刚买到的调和上的IEEE地址应该是全部的F,我们可以通过TI的软件SmartRF Flash Programmer重新写入一个IEEE地址,这就像我们的PC上的物理地地类似,在全球范围内物理地址是唯一的。不过在ZigBee设备中我们也可以更改这个地址,其实也就不确保全球唯一了,当然,在PC上也可以通过软件更改物理地址,不过只要在一个局域网中没有两个相同的物理地址,是一样可以连接互联网。很多学校里的上网帐号就是和物理地址进行绑定的,分配给一台PC上的IP地址,是不可能在另一个PC上使用,除非修改PC的物理地址。说多了,其实也就是你应该必须保证在你组成的网络中,不可以写入相同的IEEE地址。

16为网络地址是当设备加入网络后由协调器或路由器分配的。它在网络中是唯一的,用来在网络中鉴别设备和发送数据。在这个版本的中Z-Stack-1.4.3-1.2.1中,可以看到下面

typedef enum

{

afAddrNotPresent = AddrNotPresent, //绑定

afAddr16Bit = Addr16Bit, //短地址

afAddrGroup = AddrGroup, //组发送

afAddrBroadcast = AddrBroadcast //广播发送

} afAddrMode_t;

typedef struct

{

union

{

uint16 shortAddr;

} addr;

afAddrMode_t addrMode;

byte endPoint;

} afAddrType_t;

这里的地址模式只有4种,而没有IEEE地址的什么事,不过可以想像,在一个ZigBee网络中,当ZigBee的协调器建立网络成功以后,终端设备或者路由器设备打开电源开关加入网络时,网络成功后协调如何知道它管辖的表具号呢?这时会分配一个16位的短地址,当加入网络时终端会发送一个响应给协调器,协调器的短地址是知道的因为是0x0000,当设备加入成功后,会产生一个ZDO_STATE_CHANGE_EVT事件,这个事件就是设备加入网络成功后,并在网络中的身份确定后产生的一个事件,我们可以在这里处理,一些初始化,比如可以发送终端的短地址,IEEE地址等,这里协调器接收到以后,可以提取出终端的短地址,其实在终端给协调器发送的每个数据包中,都含有其自身的短地址,如下面的结构体当中的afAddrType_t srcAddr;协调器在接收到短地址后,就可以知道自己下面管辖的终端结点,或者路由结点有那些了,协调器提取到的短地址可以存放到一个非易失性的存储器中,这时如果要使用直接地址模式,也就是单播的话,就可以在这个表中查找,当然这要和上位机的软件结合起来,起码应该让用户看到这些短地址,这种短地址再和某种应用中的属性对应起来。不知道这种理解的正确性有多大,更确切的说是在实际中的可行性有多大?

typedef struct

{

osal_event_hdr_t hdr;

uint16 groupId;

uint16 clusterId;

afAddrType_t srcAddr;

byte endPoint;

byte wasBroadcast;

byte LinkQuality;

byte SecurityUse;

uint32 timestamp;

afMSGCommandFormat_t cmd;

} afIncomingMSGPacket_t;

extern uint8 APSME_LookupNwkAddr( uint8* extAddr, uint16* nwkAddr );

参数:

nwkAddr -拥有的短地址,用来查找扩展地址。

extAddr -指向扩展地址存放的缓存

该函数知道扩展的IEEE地址,得到网络中的短地址,这里就提供了另一种获得终端设备的短地址的方式,可以这个函数,在网上看到的是,用APSME_LookupNwkAddr得到短地址时,只能查找协调器儿子节点,对孙子节点不可访问,对限制了一些应用。不过,可以用绑定来解决这个问题。

extern uint8 APSME_LookupExtAddr( uint16 nwkAddr, uint8* extAddr );

该函数知道网络地址,得到网络中的扩展地址。

上面两个函数是,快速查询(不启动无线查询,而是根据已存储于地址管理器中的网络(物理)地址查询物理(网络)地址):

/*********************************************************************

* @fn ZDP_NwkAddrReq

*

* @brief This builds and send a NWK_addr_req message. This

* function sends a broadcast message looking for a 16

* bit address with a 64 bit address as bait.

*

* @param IEEEAddress – looking for this device

* @param SecurityEnable – Security Options

*

* @return afStatus_t

*/

afStatus_t ZDP_NwkAddrReq( byte *IEEEAddress, byte ReqType,

byte StartIndex, byte SecurityEnable )

根据已知网络地址查询远程设备物理地址,作为一个广播信息发送给网络中的所有设备:这个函数也是知道IEEE地址,对短地址进行寻找,这个不存在上面所说的限制,

/*********************************************************************

* @fn ZDP_IEEEAddrReq

*

* @brief This builds and send a IEEE_addr_req message. This

* function sends a unicast message looking for a 64

* bit IEEE address with a 16 bit address as bait.

*

* @param ReqType – ZDP_IEEEADDR_REQTYPE_SINGLE or

* ZDP_IEEEADDR_REQTYPE_EXTENDED

* @param SecurityEnable – Security Options

*

* @return afStatus_t

*/

afStatus_t ZDP_IEEEAddrReq( uint16 shortAddr, byte ReqType,

byte StartIndex, byte SecurityEnable )

这个函数,知道短地址,获取网络中的IEEE地址。

这个函数,在绑定时经常会使用,因为在绑定中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知道IEEE地址,另一种是未知IEEE地址的绑定。这里会使用到ZDP_NwkAddrReq()函数。这两个函数的返回值并不是得到的地址值,而是状态值,返回的地址值应该是存放在了全局变量中,

static uint8 ZDP_Buf[ ZDP_BUF_SZ ];

static uint8 *ZDP_TmpBuf = ZDP_Buf+1;

应该说在一个网络中IEEE地址是可以事先知道的,可以通过TI的软件SmartRF Flash Programmer进行读取,当知道了IEEE地址后我们就可以单播发送到一个指定的终端了。这样就不需要终端主动上报给协调器了。应该利用绑定是最灵活的一种方式,不过这种方式在一个网络中具体的应用还有一点模糊,也是下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Z-Stack-1.4.2–1.1.0中还有这么一个函数

#define ZDApp_AutoFindDestination( endPoint ) ZDApp_AutoFindDestinationEx( endPoint, (uint8 *)0 )

自动寻找目的设备,而在Z-Stack-1.4.3-1.2.1中,这两个函数都已经找不到了。

如何设置z – stack的设备类型

建立自己的z-stack程序方法:1. 把ti的zstack-cc2530-2.5.1a文件夹下所有东西拷贝到自己的文件夹下,然后把里面除了components、project、tools文件夹留下其他全部删除.2. 然后进入project文件夹中zstack文件夹,把除了library、samples、tools、zmian之外的所有文件夹删除.3. 重新命名samples文件夹为mycoordinator.4. 进入mycoordinator文件夹,只留下sampleapp文件夹,并改名为coordinator.

zigbee z – stack 编程语法uint8什么含义

这个不好说,范围太大了.你组什么网络呢? 不过你可以查看tools下的配置文件. f8wconfig.cfg文件 pan id / 信道 / 版本号 然后就是nwk下的三个nwk的三个头文件.以nwk_globals.h为主 主要是配置一下协调器的孩子节点数量.网络深度.孩子节点中为路由器的数量.这些都是以宏的形式实现的. 我比较懒,记不住,就不给你一个一个找了.智能记住配置这些东西.具体字段怎么写,你网上搜一下这几个文件名字,都会有这些文件的讲解.

fig tree如何让让id都朝外

FigTree可以基于系统进化树分析文件nwk进行进化树显示和美化,具体可以参考:http://www.omicsclass.com/article/62 但是如果想要批量将进化树种的ID批量修改掉,可以参考下面的操作:1、参考前面的链接导入nwk文件2、准备一个注释文件,两列,第一列原ID,第二列新ID(需要一个表头),文件为TAB分隔文本文件,如下:attachments-2019-01-Zse0vmpd5c3fda73f057b.jpg3、通过File导入 import Annotations attachments-2019-01-BIJQv07C5c3fdb27465c9.jpg

zigbee接收端如何识别地址

你的这个SampleApp_MessageMSGCB( )函数是属于应用层范畴,所以这个函数解析的只是在应用层定义的clusterId. 至于对目标设备短地址的解析,并不是在应用层做的事情,它是在网络层就已经进行解析了. 实际上Zigbee协议栈是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