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eis格式是什么意思(eis是什么文件)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包括哪些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包括哪些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1 基本简介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

国别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国别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开题报告的内容 (字数不少于2000) 开题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不少于300字) 二、 文献综述(不少于1000字) 1、 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 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 国内研究的综述 4、 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本论文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 四、完成本课题所必须的工作条件(如工具书、实验设备或实验环境条件、某类市场调研、计算机辅助设计条件等等)及解决的办法. 五、 论文提纲 六、 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七、 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5篇,英语文献应占60%以上,并与正文中的引文一一对应). 各个应该不同吧,仅供参考奥!

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那些方面能给管理者提供支持?

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那些方面能给管理者提供支持?

这个问题还在深入讨论中,信息技术是把双刃剑,既给管理者提供了帮助和支持,同时也形成挑战. 大部分人都认为it能 1,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和产品市场化的速度; 2,将基层业务人员从大量重复的、烦琐的数据处理中解脱出…

请帮忙翻译一下下面的文章,最好不要机翻

美国

主要内容:环境影响说明书

在美国的法律环境评估环境(EA)编制确定需要一个环境影响报告书(EIS),起源于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制定覃1970年。某些行为的联邦机构必须使用一个EA或增加。一个普遍的误解相反覃不禁止联邦政府或其温泉取供事业/ permittees从对环境造成的伤害,它也不能指定任何处罚如果EA和三星原来是不准确的,故意的或其它方式。覃要求的前瞻性声明为似是而非的影响是提前披露。过程的目的是确保覃决策者是完全的环境因素和后果前最后的决定。

通常,一个机构会释放出一个环境评估(草案)或汇票打鼾环境影响报告书(DEIS)发表评论。利害关系方和公众有机会评论草案后,该机构批准《最后的环境评估”(最终EA)或最终环境影响报告书(FEIS)。评论草案EA通常是书面的领导机构,按照通知的可用性。草案要求公开聆讯,三星的评论,可得出这样的人、以及以书面形式通知。偶尔,稍后会释放一种“环保评估”(补充EA)或补充环境影响报告书(见面),特别是如果项目参数或环境条件或效果大幅度变动的EA或FEIS决赛。

充足的三星可以在联邦法庭上的挑战。重大项目已被封锁,因为一个机构的失败准备一个可接受的程度的增加。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Westway填埋和高速公路发展的哈德逊河逆流而上,在纽约市[7]。另一个突出的案例涉及塞拉俱乐部起诉内华达州交通部门对其否定的塞拉俱乐部的要求签署了一个附加的排放EIS解决空气微粒和危险的空气污染物在扩大美国公路95通过拉斯维加斯。[8]的案例达到第九巡回法院之美,使建筑在高速公路上被中断直到法庭的最终决定权。此案是解决之前,法院的决定。

美国政府的几个采用“少”,即覃的州法律要求强加特定国家行动图谱,其中的一些州的法律指所需的环境影响研究作为环境影响报告或环境影响评估。[9]为例,阐述了环境质量的行为(CEQA加州)需要一个环境影响报告书(EIR)。

如何在不删除EIS终端的前提下对其禁用?谢谢

如何卸载绿盾eis终端:首先右击eis终端,选择离线,然后在c盘下搜索“名称:ldterm”,将所有相关的文件夹全部用360文件粉碎删除,删除的时候勾选“防止恢复”,最后重启.(注意:除非你再装上绿盾,你所有的文档和图片都已经被加密打不开了,但只要能卸掉绿盾,这点我忍了..)

英语问题

名词的复数形式?A 名词的复数形式通常是在单数名词后加s:day,days天,白天dog,dogs狗house,houses房屋在词尾p,k或f音之后加的s读为/s/.除此之外s读/z/.词尾是ce,ge,se或ze的词之后加s时,该词…

matlab新手请教一下

1.MATLAB的概况

MATLAB是矩阵实验室(Matrix Laboratory)之意。除具备卓越的数值计算能力外,它还提供了专业水平的符号计算,文字处理,可视化建模仿真和实时控制等功能。

MATLAB的基本数据单位是矩阵,它的指令表达式与数学,工程中常用的形式十分相似,故用MATLAB来解算问题要比用C,FORTRAN等语言完相同的事情简捷得多.

当前流行的MATLAB 5.3/Simulink 3.0包括拥有数百个内部函数的主包和三十几种工具包(Toolbox).工具包又可以分为功能性工具包和学科工具包.功能工具包用来扩充MATLAB的符号计算,可视化建模仿真,文字处理及实时控制等功能.学科工具包是专业性比较强的工具包,控制工具包,信号处理工具包,通信工具包等都属于此类.

开放性使MATLAB广受用户欢迎.除内部函数外,所有MATLAB主包文件和各种工具包都是可读可修改的文件,用户通过对源程序的修改或加入自己编写程序构造新的专用工具包.

2.MATLAB产生的历史背景

在70年代中期,Cleve Moler博士和其同事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开发了调用EISPACK和LINPACK的FORTRAN子程序库.EISPACK是特征值求解的FOETRAN程序库,LINPACK是解线性方程的程序库.在当时,这两个程序库代表矩阵运算的最高水平.

到70年代后期,身为美国New Mexico大学计算机系系主任的Cleve Moler,在给学生讲授线性代数课程时,想教学生使用EISPACK和LINPACK程序库,但他发现学生用FORTRAN编写接口程序很费时间,于是他开始自己动手,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编写EISPACK和LINPACK的接口程序.Cleve Moler给这个接口程序取名为MATLAB,该名为矩阵(matrix)和实验室(labotatory)两个英文单词的前三个字母的组合.在以后的数年里,MATLAB在多所大学里作为教学辅助软件使用,并作为面向大众的免费软件广为流传.

1983年春天,Cleve Moler到Standford大学讲学,MATLAB深深地吸引了工程师John Little.John Little敏锐地觉察到MATLAB在工程领域的广阔前景.同年,他和Cleve Moler,Steve Bangert一起,用C语言开发了第二代专业版.这一代的MATLAB语言同时具备了数值计算和数据图示化的功能.

1984年,Cleve Moler和John Little成立了Math Works公司,正式把MATLAB推向市场,并继续进行MATLAB的研究和开发.

在当今30多个数学类科技应用软件中,就软件数学处理的原始内核而言,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数值计算型软件,如MATLAB,Xmath,Gauss等,这类软件长于数值计算,对处理大批数据效率高;另一类是数学分析型软件,Mathematica,Maple等,这类软件以符号计算见长,能给出解析解和任意精确解,其缺点是处理大量数据时效率较低.MathWorks公司顺应多功能需求之潮流,在其卓越数值计算和图示能力的基础上,又率先在专业水平上开拓了其符号计算,文字处理,可视化建模和实时控制能力,开发了适合多学科,多部门要求的新一代科技应用软件MATLAB.经过多年的国际竞争,MATLAB以经占据了数值软件市场的主导地位.

在MATLAB进入市场前,国际上的许多软件包都是直接以FORTRANC语言等编程语言开发的。这种软件的缺点是使用面窄,接口简陋,程序结构不开放以及没有标准的基库,很难适应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因而很难推广。MATLAB的出现,为各国科学家开发学科软件提供了新的基础。在MATLAB问世不久的80年代中期,原先控制领域里的一些软件包纷纷被淘汰或在MATLAB上重建。

MathWorks公司1993年推出了MATLAB 4。0版,1995年推出4。2C版(for win3。X)1997年推出5。0版。1999年推出5。3版。MATLAB 5。X较MATLAB 4。X无论是界面还是内容都有长足的进展,其帮助信息采用超文本格式和PDF格式,在Netscape 3。0或IE 4。0及以上版本,Acrobat Reader中可以方便地浏览。

时至今日,经过MathWorks公司的不断完善,MATLAB已经发展成为适合多学科,多种工作平台的功能强大大大型软件。在国外,MATLAB已经经受了多年考验。在欧美等高校,MATLAB已经成为线性代数,自动控制理论,数理统计,数字信号处理,时间序列分析,动态系统仿真等高级课程的基本教学工具;成为攻读学位的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在设计研究单位和工业部门,MATLAB被广泛用于科学研究和解决各种具体问题。在国内,特别是工程界,MATLAB一定会盛行起来。可以说,无论你从事工程方面的哪个学科,都能在MATLAB里找到合适的功能。

作者: Ψ枫子Ψ 2005-8-10 15:11 回复此发言

——————————————————————————–

2 MATLAB简介

2.MATLAB的语言特点

一种语言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地普及,显示出如此旺盛的生命力,是由于它有着不同于其他语言的特点,正如同FORTRAN和C等高级语言使人们摆脱了需要直接对计算机硬件资源进行操作一样,被称作为第四代计算机语言的MATLAB,利用其丰富的函数资源,使编程人员从繁琐的程序代码中解放出来。MATLAB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简洁。MATLAB用更直观的,符合人们思维习惯的代码,代替了C和FORTRAN语言的冗长代码。MATLAB给用户带来的是最直观,最简洁的程序开发环境。以下简单介绍一下MATLAB的主要特点。

1)。语言简洁紧凑,使用方便灵活,库函数极其丰富。MATLAB程序书写形式自由,利用起丰富的库函数避开繁杂的子程序编程任务,压缩了一切不必要的编程工作。由于库函数都由本领域的专家编写,用户不必担心函数的可靠性。可以说,用MATLAB进行科技开发是站在专家的肩膀上。

具有FORTRAN和C等高级语言知识的读者可能已经注意到,如果用FORTRAN或C语言去编写程序,尤其当涉及矩阵运算和画图时,编程会很麻烦。例如,如果用户想求解一个线性代数方程,就得编写一个程序块读入数据,然后再使用一种求解线性方程的算法(例如追赶法)编写一个程序块来求解方程,最后再输出计算结果。在求解过程中,最麻烦的要算第二部分。解线性方程的麻烦在于要对矩阵的元素作循环,选择稳定的算法以及代码的调试动不容易。即使有部分源代码,用户也会感到麻烦,且不能保证运算的稳定性。解线性方程的程序用FORTRAN和C这样的高级语言编写,至少需要四百多行,调试这种几百行的计算程序可以说很困难。以下用MATLAB编写以上两个小程序的具体过程。

MATLAB求解下列方程,并求解矩阵A的特征值。

Ax=b,其中:

A= 32 13 45 67

23 79 85 12

43 23 54 65

98 34 71 35

b= 1

2

3

4

解为:x=A\b;设A的特征值组成的向量e,e=eig(A)。

可见,MATLAB的程序极其简短。更为难能可贵的是,MATLAB甚至具有一定的智能水平,比如上面的解方程,MATLAB会根据矩阵的特性选择方程的求解方法,所以用户根本不用怀疑MATLAB的准确性。

2)运算符丰富。由于MATLAB是用C语言编写的,MATLAB提供了和C语言几乎一样多的运算符,灵活使用MATLAB的运算符将使程序变得极为简短。

3)MATLAB既具有结构化的控制语句(如for循环,while循环,break语句和if语句),又有面向对象编程的特性。

4)程序限制不严格,程序设计自由度大。例如,在MATLAB里,用户无需对矩阵预定义就可使用。

5)程序的可移植性很好,基本上不做修改就可以在各种型号的计算机和操作系统上运行。

6)MATLAB的图形功能强大。在FORTRAN和C语言里,绘图都很不容易,但在MATLAB里,数据的可视化非常简单。MATLAB还具有较强的编辑图形界面的能力。

7)MATLAB的缺点是,它和其他高级程序相比,程序的执行速度较慢。由于MATLAB的程序不用编译等预处理,也不生成可执行文件,程序为解释执行,所以速度较慢。

8)功能强大的工具箱是MATLAB的另一特色。MATLAB包含两个部分:核心部分和各种可选的工具箱。核心部分中有数百个核心内部函数。其工具箱又分为两类:功能性工具箱和学科性工具箱。功能性工具箱主要用来扩充其符号计算功能,图示建模仿真功能,文字处理功能以及与硬件实时交互功能。功能性工具箱用于多种学科。而学科性工具箱是专业性比较强的,如control,toolbox,signl proceessing toolbox,commumnication toolbox等。这些工具箱都是由该领域内学术水平很高的专家编写的,所以用户无需编写自己学科范围内的基础程序,而直接进行高,精,尖的研究。

9)源程序的开放性。开放性也许是MATLAB最受人们欢迎的特点。除内部函数以外,所有MATLAB的核心文件和工具箱文件都是可读可改的源文件,用户可通过对源文件的修改以及加入自己的文件构成新的工具箱。

如何应对“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的考核?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教学大纲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一种新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落实宪法规定的”鼓励自学成才”的重要措施,是提高中华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需要,也是造就和选拔人才的一种途径.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制定颁行的《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自学考试大纲》是该课程编写教材和自学辅导书的依据与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课程命题)的依据,也是安徽财经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升本科,第二学历《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校考课程助学辅导和统一命题考试的依据.校考课程《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由安徽财经大学根据国家考委制定的自学考试大纲组织命题,统一组织考试以及阅卷工作.

一,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我国”三金”工程的实施,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正向着纵深发展.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推广应用的实践证明,管理人员不了解计算机应用知识,计算机人员不了解管理,是建立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障碍.因此,向管理人员普及计算机知识已是当务之急.本课程的目的是使管理人员学习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和系统分析与设计知识,使他们一方面在建立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过程中,能切实有效地支持与配合计算机系统开发人员的工作;另一方面也初步具备参与开发小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包括上机实习和作业),要求考生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方面达到的基本要求是:

了解管理信息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掌握应用Visual FoxPro对管理信息存储,处理和使用的基本知识.

掌握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用Visual FoxPro编写应用程序的基本知识,具有使用Visual FoxPro进行表处理的初步能力.

了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的基本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考生应理论联系实际,出了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外,必须安排上机实习.应通过上机实习和作业,了解数据库的概念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系统开发过程的认识,为在实际工作中促进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济管理类专科专业的”微型机算计应用基础”是学习本课程的先修基础课程.”宏观经济管理学”,”财政与金融”,”企业管理学”等相关经济管理课程也是本课程必须的先修课程.

二,校考课程《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考核要求

第一章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概论

(一)信息与管理

1.识记:(1)信息定义;(2)数据定义;(3)信息之间递归定义;(4)管理系统的组成.

2.领会:(1)信息反馈;(2)管理过程实质上是信息处理过程.

(二)管理信息

1.识记:(1)管理信息的作用;(2)管理信息的特点和主要分类方法.

2.领会:(1)管理信息处理的内容;(2)现代企业对信息处理的要求.

(三)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发展

1.识记:(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发展;(2)经理支持系统;(3)决策支持系统;(4)群体决策支持系统;(5)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2.领会:(1)管理系统.

(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1.识记:(1)管理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本结构类型;MRPII系统的主要功能;(3)ERP的主要特点;(4)商业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五)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

1.识记:(1)企业流程重组;(2)虚拟企业;(3)供应链管理.

2.领会:(1).电子商务的概念;(2)电子商务的功能;(3)电子商务的类型和特点;(4)企业信息化的含义和内容.

第二章 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平台

(一)计算机系统

1.识记:(1)软件和硬件的区别;(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3)计算机的分类;(4)内存与外存的区别;(5)ROM和RAM的区别;(6)常见的输入和输出设备;(7)媒体的分类;(8)多媒体计算机的分类;(9)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2.领会:(1)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及软件组成;(2)CPU的主要功能;(3)多媒体计算机的组成.

3.应用:(1)计算机性能指标;(2)操作系统的功能,种类和特点;(3)指令与程序设计语言.

(二)计算机网络系统

1.识记:(1)数据通信的概念;(2)模拟和数字数据通信的区别;(3)集中式数据处理的优缺点;(4)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基本特点;(5)分步处理的特点;(6)计算机网络的特点与构成.

2.领会:(1)数据通信的基本功能;(2)常见通信设备的功能特点;(3)通信介质分类;(4)调制解调器的特点;(5)基本信息交换方式;(6)因特网的特点与构成;(7)企业内部网和外部网的构成与特点.

3.应用:(1)常见术语和名词;(2)信道的传输模式;(3)计算机网络的类型.

(三)数据库系统

1.识记:(1)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过程;(2)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2.领会:(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术语.

3.应用:(1)数据模型的分类,特点;(2)关系模型和关系数据库的概念.

(四)Visual FoxPro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

1.识记:(1)基本概念,基本术语;(2)系统的启动与关闭.

2.领会:(1)主窗口操作;(2)系统工作方式;(3)命令模式与规则;(4)基本操作命令的应用.

3.应用:(1)菜单的形式与操作;(2)工具栏的形式及操作.

第三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

(一)系统开发的任务和特点

1.识记:系统开发的特点.

2.领会:系统开发的任务.

(二)系统开发的指导原则

1.识记:(1)系统工程;(2)系统的特点.

2.领会:(1)系统理论在系统开发中的应用;(2)系统开发文档的作用.

(三)系统开发的方法

1.识记:(1)原型法的基本概念及开发过程;(2)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概念;(3)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的目标和作用.

2.领会:(1)系统生命周期法的概念;(2)系统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和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3)各种开发方法的比较.

(四)系统开发的方式

1.识记:(1)系统开发的方式;(2)各种方式的优缺点比较.

2.领会:系统开发方式的选择.

(五)系统开发的组织与项目管理

1.识记:(1)系统开发的各类工作人员在系统开发中发挥的作用;(2)系统开发项目管理方法.

2.领会:系统开发领导小组职责.

第四章 信息系统规划和可行性研究

(一)信息系统规划概论

1.识记:(1)系统规划的目的;(2)若兰模型.

2.领会: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

(二)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

1.识记:(1)暂略集合转移法;(2)关键成功因素法;(3)企业系统规划法.

(三)系统规划的可行性研究

1.识记:(1)可行性分析小组的组成;(2)初步调查的内容;(3)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

2.领会:如何进行可行性分析.

第五章 系统分析

(一)现行系统详细调查

1.识记:(1)系统详细调查的方法和参加人员;(2)组织结构图和信息关联图的内容;(3)系统数据调查的内容;(4)输入,输出,存储数据的汇总形式.

2.领会:业务流程图.

(二)需求分析和系统逻辑模型的建立

1.识记:(1)数据流程图的特点;(2)数据字典的概念和作用;(3)数据字典的编写格式.

2.领会:(1)数据流程图在系统分析中的作用;(2)数据流程图的符号及其含义;(3)扩展的数据流程图的含义和内容;(4)U/C矩阵的作用.

3.应用:(1)根据简单管理业务画出数据流程图;(2)用决策树,决策表描述逻辑判断处理内容.

(三)系统分析报告

1.识记:系统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

2.领会:系统分析报告在系统开发中的作用.

第六章 系统总体设计

(一)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1.识记:(1)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2)控制结构图的基本符合;(3)模块凝聚的类型;(4)模块耦合的类型.

2.领会:(1)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思想;(2)模块分解的原则,模块凝聚,模块耦合,系统的基本结构.

3.应用:(1)控制结构图的绘制;(2)业务中心结构模块的分解;(3)转换中心结构模块的分解.

(二)概念数据模型

1.识记:基本概念与术语.

2.领会:实体连接类型及方式.

3.应用:实体-联系模型(E-R图)的操作.

(三)逻辑数据模型

1.识记:(1)关系模型的特点;(2)关系数据库的特点.

2.领会:基本关系运算的概念和方法.

3.应用:E-R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换方式及优化方法.

(四)Visual FoxPro的数据库和数据表

1.识记:数据库和数据表的构成与特点.

2.领会:(1)数据表与关系的对应;(2)数图与数据表的异同.

(五)创建与使用数据库

1.识记:(1)数据表的分类;(2)数据表结构;(3)数据表文件.

2.领会:(1)多表操作;(2)命令操作方式;(3)表间关联.

3.应用:(1)数据表的创建;(2)数据表的操纵与维护;(3)索引操作;(4)筛选操作.

(六)Visual FoxPro的数据字典

1.识记:(1)基本概念;(2)基本文件;(3)过程与过程存储文件.

2.领会:参照完整性.

3.应用:(1)数据格式控制;(2)字段合理性控制;(3)记录安全性控制.

(七)视图的使用

1.识记:视图的概念.

2.领会:(1)视图向导的操作方法;(2)视图的创建;(3)视图的调整.

第七章 系统详细设计

(一)人机接口界面的设计方法

1.识记:人机接口界面的概念和类型.

2.领会:(1)基本的设计方法和步骤;(2)利用命令和语句设计人机接口界面.

3.应用:利用系统工具设计人机接口界面.

(二)输入界面设计方法

1.识记:信息输入的方法和原则.

2.领会:界面设计的原则和工具.

3.应用:界面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三)输出界面设计

1.识记:输出形式,设备和内容的选择.

2.领会:输出报表布局,文件的概念及操作工具.

3.应用:建立数据输出界面的步骤与方法.

(四)处理过程设计

1.识记:处理过程设计,处理逻辑等基本概念.

2.领会:程序设计任务书(IPO图)的作用及使用的工具.

3.应用:处理过程的编制方法和步骤.

(五)系统设计报告(说明书)

1.识记:系统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编写要求.

2.领会:系统设计报告在系统开发中的作用.

第八章 系统实施

(一)系统实施的准备工作

1.识记:系统平台的建立.

2.领会:(1)系统基础数据准备;(2)管理人员培训;(3)业务流程重组.

(二)程序模块的设计

1.识记:(1)程序设计的任务;(2)程序的质量要求;(3)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与术语.

2.领会:(1)三种程序设计结构;(2)面向对象程序的特点;(3)程序错误的分类;(4)类和对象的设计.

3.应用:过程程序的设计与调用.

(三)应用系统的设计

1.识记:(1)模块,子系统和系统的概念;(2)应用系统的概念.

2.领会:(1)建立应用系统的方法和步骤;(2)软件工具的使用.

3.应用:集成应用程序系统.

(四)系统测试

1.识记:(1)测试对象和目的;(2)模块或系统在测试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2.领会:(1)测试的原则;(2)系统测试的过程;(3)测试的基本方法.

(五)系统切换

1.识记:(1)系统切换的任务;(2)系统试运行的目的.

2.领会:系统切换的方法.

3.应用:(1)系统切换的主要工作;(2)系统初始化的主要工作.

第九章 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一)信息系统的管理机构

1.识记:(1)信息组织集中与分散的可能组合类型;(2)信息中心的组成与职责.

2.领会:信息中心在企业组织机构中的地位.

(二)系统安全性与质量控制

1.识记:影响系统安全性的主要因素.

2.领会:(1)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控制的基本概念;(2)系统安全性的保护措施;(3)系统可靠性控制技术.

(三)系统评价

1.识记:(1)系统评价的概念;(2)系统评价的主要内容.

2.领会:(1)系统直接经济效果评价的方法;(2)系统间接经济效果.

(四)系统维护

1.识记:(1)系统维护的目的;(2)应用软件系统维护与重新开发的含义;(3)数据库维护的内容.

2.领会:(1)系统维护的内容;(2)应用软件系统维护的类型;(3)数据库重组与重构的含义.

(五)系统运行管理制度

1.识记:(1)系统运行管理制度的主要类型;(2)工作日志的主要内容.

2.领会:应用软件维护的一般程序.

三,校考课程《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自学考试大纲》说明

校考课程《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自学考试大纲》是以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制定颁行的《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自学考试大纲》为依据,并考虑校考的特点编写而成的.

1.力求考试内容具体化

由于本课程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许多内容只是泛泛地介绍,没有展开讨论,这给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都带来一定困难.为此,在《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自学考试大纲》中明确列出了各章的基本内容和具体考核要点,并要求考试命题控制在这些基本内容和考核点之中.这样,就减少了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的盲目性.

2.力求考试要求标准化

为了保证自学考试这一国家学历水平考试的质量,《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自学考试大纲》在考试内容具体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力求考试要求标准化.这除了要通过规定试题内容的各种比例来体现外,更重要的是要按照识记,领会和应用三个层次来规范考试内容的能力程度要求.为此,该考试大纲不仅对各章提出总体性考核目标要求,而且尽可能将能力层次要求落实到每个具体的考核点.这些考核目标和考核点,既是对自学考试应考者进行考核的水准要求,也是对命题者进行命题的基本要求.

3.力求考核目标规范化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自学考试大纲》按照识记,领会和应用三个层次来规定各章考核点的考核目标.

识记:知道有关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知和表述.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理解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内容,能掌握有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能对知识作解释和说明.

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单个和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四,关于自学和助学辅导

1.自学为主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组成部分的自学考试,其职责就是在高等教育这个水平上倡导自学,鼓励自学,帮助自学,推动自学,为每一个自学者铺就成才之路.就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公共政治课),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汪星明,周山芙主编的《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教材来说,比较适合自学,有利于学习者从总体上把握和了解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各种知识.该教材的特点就是全面,概括地介绍计算机在管理系统中应用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知识,技术,方法和工具,而对其中的细节则尽量简略.学习者在学习这套教材时对此要有所了解,以便能抓住要点,不纠缠一些细枝末节(在阅读别的相关参考书目时尤其要注意),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2.自学方法指导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考试计划中的主要课程,综合性与实践性强,内容有一定深度,应考者在自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管理系统中的计算机应用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是由管理学,计算机科学和系统科学等有关学科的知识形成的综合性学科,所以,自学本课程时要特别体会本课程与上述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必要时可复习和查阅有关内容.为了顺利地完成上机实践环节,上机前应复习以前学过的微型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有关内容.

(2)在学习教材每一章之前应仔细阅读本大纲有关该章的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的内容,以便有的放矢,把握重点.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对要求识记的内容应能正确认知和表示表述,对于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于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管理系统中的计算机应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少概念需要通过作业,编写程序和上机调试才能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因此在自学过程中,每阅读一章课程内容后,一般须认真完成作业和有关实践环节,然后再进入下一章的学习.

3.助学辅导

作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二学历和专升本科校考课程教学的一个环节和组成部分,助学辅导在推动自学,帮助自学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它有助于学生把握各章节重难点,领会知识体系,缩短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益,因此,积极参加自学考试二学历和专升本科课程辅导,尤其是参加校考课程辅导,对于课程学习和考试应对有直接帮助.

自考助学辅导依据的是国家自学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安徽财经大学自学考试二学历和专升本科校考课程《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助学辅导依据《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自学考试大纲》并认真钻研指定教材,确保对自考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指导他们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基础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为此,对参加社会助学的教师提出如下建议.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

(3)辅导时应以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学习方法.

(5)辅导时要注重基础,突出重点,启发考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培养考生自学的能力.

(6)应指导学生上机实习操作.

(7)辅导时要引导学生努力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根据本专业的特点,通过实例分析,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

(8)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高低二者不完全等同,在各个能力层次都可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五,教材和参考书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编,汪星明 周山芙 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六,关于《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课程校考命题

为了保证自学考试的质量,试卷命题力求标准化.

1.命题指导思想

安徽财经大学自学考试第二学历和专升本科校考课程《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试卷涉及了该课程的主要内容,一方面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掌握的程度,另一方面考查学生运用书本知识的能力.作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二学历和专升本科校考课程,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在统一命题考试上既坚持国家自考统一标准又适当降低难度,以便体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二学历和专升本科校考课程的教学特点.

2.命题依据和范围

命题依据:安徽财经大学自学考试第二学历和专升本科校考课程《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试卷按照《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自学考试大纲》之规定和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汪星明,周山芙主编的《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的具体内容进行编制.

命题范围:考试命题要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章节的覆盖密度.内容上应包括对基本概念,技术方法以及应用能力的考查.

适用范围:安徽财经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第二学历和专升本科校考课程统一命题考试《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考试.

3.试卷蓝图

题型结构:四大题型,满分100分.单项选择题,4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40分;名词解释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应用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能力结构:国家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试卷的考核目标分为识记,领会和应用三个能力层次,其分值比例为:识记占30%;领会占30%;应用占40%.安徽财经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第二学历和专升本科校考课程统一命题考试《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试卷的考核目标同此.

难度结构:安徽财经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第二学历和专升本科校考课程统一命题考试《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试题的难度程度,分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总体上比国家自考要求略低.各类试题的比例为2:3:3:2.

重点和非重点:安徽财经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第二学历和专升本科校考课程统一命题考试《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试题以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企业管理信息化平台,管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的任务,目标,技术,方法和工具等为重点,同时也兼及Visual FoxPro的具体操作与使用.

4.其他

安徽财经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第二学历和专升本科校考课程统一命题考试《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采取笔试,按百分制记分,60分为及格,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附:试题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管理信息特点之一的是( ).

A.原始数据来源的集中性 B.信息处理方法的多样性

C.信息资源的消耗性 D.信息的发生与应用在时空上的一致性

2.下列关于供应链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物流或服务流从供应源流向需求源 B.资金流由需求源流向供应源

C.核心企业是供应链中的单一企业结构 D.信息流由供应源流向需求源

3.经理信息系统(EIS)除具有信息提取方便,及提供关键成功因素的企业内外部信息等特点外还能( ).

A.自动识别例外情况 B.自动进行管理决策

C.辅助日常管理业务 D.进行数据综合处理

4.企业管理的目的是( ).

A.对企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B.对企业进行计划和领导

C.实现企业的目标 D.实施企业的管理活动

5.以数据结构的类型划分,数据库系统可以分为( ).

A.集中型和关系型 B.集中型和分布型

C.关系型和层次型 D.分布型和网状型

6.……

(二)名词解释题

1.字长

2.经济可行性

3.数据流程图

4.……

(三)简答题

1.简述管理信息处理的要求.

2.简述数据库设计的目标和要求.

3.简述系统测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4.……

(四)应用题

1.试述系统设计说明书编写的基本要求和其主要内容.

2.某公司为本科以上学历的人重新分配工作,分配原则如下:

如果年龄不满28岁,学历是本科,男性要求报考研究生,女性则担任行政工作;

如果年龄满28岁不满50岁,学历本科,不分男女,任中层领导职务,学历是硕士不分男女,任课题组组长;

如果年龄满50岁,学历本科,男性任科研人员,女性则担任资料员,学历是硕士不分男女,任课题组组长.

要求:画出决策表.

易语言"写环境变量 (, )"

execve(执行文件) 在父进程中fork一个子进程,在子进程中调用exec函数启动新的程序.exec函数一共有六个,其中execve为内核级系统调用,其他(execl,execle,execlp,execv,execvp)都是调用execve的库函数. 表头文件 #include定义函数 …

几个德语小问题,谢谢

1 morgen可以指早上,也可以只明天,字典上还有一个意思,是(不久的)将来,未来,应该就是去这个意思,跟bis bald差不多,指一会儿见吧.2 Ach相当于德语里的“啊”,so表示如此,这样,合起来就是原来如此,一般是突然明白某件事以后说的.就比如说你一个问题搞不懂跑去问老师,老师告诉你了以后你恍然大悟,然后就说Ach so!这样.3 zu是一个指跟第三个的介词,Unterricht是阳性, zum Unterricht的完整版应该是zu dem Unterricht,zu dem一般就简写为zum了,如果是后面名词是阴性的话就是zu der,简写就成了z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