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dci格式是什么意思?,dci格式0

DCI格式是什么意思

DCI格式是什么意思

下行传输信道和控制信息

(1)广播信道

图3-26给出了BCH传输信道的处理结构。达到编码单元的数据,一个TTI(40ms)中最多有一个传输块。其编码流程如下。

● 向传输块增加CRC。

● 信道编码。

● 速率匹配。

①传输块CRC添加。BCH传输块的错误检测通过CRC提供。

● 被调度的PUSCH的传输功率控制命令(2bit)。

● 解调用导频的循环移位(3bit)。

● 上行子帧序号(应用于TDD模式)。

● CQI请求(1bit)。

b.DCI格式1。DCI格式1用于传输应用SIMO操作的DL-SCH分配信息。

下述信息将通过DCI格式1进行传输。

● 资源分配头(资源分配类型0或者1,lbit)。

● 资源块分配。

● 调制与编码方式(5bit)。

● HARQ进程数(FDD为3bit,TDD为4bit)。

● 新数据指示(1bit)。

● 冗余版本(2bit)。

● PUCCH以及持续调度的PUSCH的传输功率控制命令(2bk)。

c.DCI格式lA。DCI格式lA用于简化传输应用SIMO操作的DL-SCH分配信息。下述信息将通过DCI格式lA进行传输。

● 格式0和格式lA区分的标志(1bg)。

● 分布式传输标志(1bit)。

● 资源块分配。

● 调制与编码方式(5bit)。

● HARQ进程数(FDD为3bit,TDD为4bit)。

● 新数据指示(1bit)。

● 冗余版本信息(2bit)。

● PUCCH以及持续调度的PUSCH的传输功率控制命令(2bit)。

d.DCI格式2。DCI格式2用于传输应用MIMO操作的DL-SCH分配信息。下述信息将通过DCI格式2进行传输。

● 资源分配头(资源分配类型0或者类型1,lbit)

● 资源块分配。

● PUCCH以及持续调度的PUSCH的传输功率控制命令(2bit)。

● 层数目(2bit)。

● HARQ进程数(FDD为3bit,TDD为4bit)。

● HARQ交换指示(1bit)。

● 预编码信息。

● 预编码确认(1bit)。

另外,DCI格式2还用来传送调制编码方式、新数据指示和冗余版本等信息。这些信息的数量和MIMO码字有关。对于第一个码字,各信息的比特数量如下。

● 调制与编码方式(5bit)。

● 新数据指示(1bit)。

● 冗余版本(2bit)。

对于第二个码字,各信息的比特数量如下。

● 调制与编码方式(3bit)。

● 新数据指示(1bit)。

● 冗余版本(2bit)。

e.DCI格式3。DCI格式3用于传输PUCCH和PUSCH的传输功率控制命令,使用2bit进行功率调整。下述信息将通过DCI格式3进行传输:用户1,用户2,…,用户N的传输功率控制命令。

f.DCI格式3A。DCI格式3A用于传输PUCCH和PUSCH的传输功率控制命令,使用1bit进行功率调整。下述信息将通过DCI格式3A进行传输:用户1,用户2,…,用户2N的传输功率控制命令。

②RC添加。DCI传输块的错误检测通过CRC提供。

(5)HARQ指示

到达编码单元的HARO指示表示HARO的应答信息。图3-30给出了其编码流程。

HARQ指示按照表3-57进行信道编码,其中肯定应答用HI=0表示,否定应答用HI=1表示。

为什么DCI0,DCI1A负载大小一样

为什么DCI0,DCI1A负载大小一样

DCI0里面应该没有RIV指示的,RIV仅仅在DCI格式1A,1B,1C,1D中才有的。也就是资源分配类型2对应的几种DCI格式。

资源分配类型2(集中式和分布式映射都有)用log(n*(n+1)/2)个比特去传输RIV的值,终端得到RIV值后,可以根据协议213第7.1.6.3节的公式计算出自己分配资源的起点和分配资源的大小,从而获知自己分配的资源有多少,在哪里。

换句话说简单的说,为了节约比特数,用一个数值RIV来表示两个值RBsatrt和Lcrbs的含义。

下行调度中的几种格式用RIV的已经说明了,上行调度只有DCI 0,上行采用单载波特性也只能采用type2资源分配吧。同样的需要用一个RIV值指示两个变量RBsatrt和Lcrbs

LTE中,DCI和UCI为什么要定义那么多格式

LTE中,DCI和UCI为什么要定义那么多格式

每种格式对应资源都不同,例如单流,双流的DCI,上行的是否需要反馈CQI等UCI,不同的DCI,和UCI都对应着不同的内容,所以有这么多,随着LTE的发展,后续还会增加!

LTE是怎么做资源分配的

dci0里面应该没有riv指示的,riv仅仅在dci格式1a,1b,1c,1d中才有的。也就是资源分配类型2对应的几种dci格式。

资源分配类型2(集中式和分布式映射都有)用log(n*(n+1)/2)个比特去传输riv的值,终端得到riv值后,可以根据协议213第7.1.6.3节的公式计算出自己分配资源的起点和分配资源的大小,从而获知自己分配的资源有多少,在哪里。

换句话说简单的说,为了节约比特数,用一个数值riv来表示两个值rbsatrt和lcrbs的含义。

下行调度中的几种格式用riv的已经说明了,上行调度只有dci 0,上行采用单载波特性也只能采用type2资源分配吧。同样的需要用一个riv值指示两个变量rbsatrt和lcrbs

LTE DCI资源分配字段是如何指示上下行资源的?

你在纠结资源分配类型?O(∩_∩)O哈哈~上面举的这个例子貌似不太合适吧.DCI0里面应该没有RIV指示的,RIV仅仅在DCI格式1A,1B,1C,1D中才有的.也就是资源分配类型2对应的几种DCI格式.资源分配类型2(集中式和分布式映射都有)用log(n*(n+1)/2)个比特去传输RIV的值,终端得到RIV值后,可以根据协议213第7.1.6.3节的公式计算出自己分配资源的起点和分配资源的大小,从而获知自己分配的资源有多少,在哪里.换句话说简单的说,为了节约比特数,用一个数值RIV来表示两个值RBsatrt和Lcrbs的含义.

1080p和4k有什么区别?

1080P和4K的区别:画面的区别、分辨率的不同、清晰度不同。4K要比1080P高清的画面更加的细腻;1080P的分辨率为1920x1080P,4K电视的分辨率是普通1080P的4倍;4K的画面比1080P要更加清晰。

1080p是一种视频显示格式,外语字母P意为逐行扫描(Progressivescanning);它是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SMPTE)制定的最高等级高清数字电视的格式标准,有效显示格式为:1920×1080.SMPTE.。它是将数字高清信号数字电视扫描线的不同分为1080P、1080I、720P(i是interlace,隔行的意思,p是progressive,逐行的意思)。是一种在逐行扫描下达到1920×1080的分辨率的显示格式。是数字电视和计算机技术的完美融合。

4K分辨率属于超高清分辨率。在此分辨率下,观众将可以看清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特写。影院如果采用4096×2160分辨率,无论在影院的哪个位置,观众都可以清楚地看到画面的每一个细节。4K分辨率是指水平方向每行像素值达到或者接近4096个,不考虑画幅比。而根据使用范围的不同,4K分辨率也有各种各样的衍生分辨率,例如FullAperture4K的4096*3112、Academy4K的3656*2664以及UHDTV标准的3840*2160等,都属于4K分辨率的范畴。

1080P和4K的区别如下:

1、画面的区别

4K要比1080P高清能很明显地带来更加细腻的画面。全色域4K电视在国际电影DCI标准下,色域高达107%,有效弥补因色域低导致的失真、偏色等缺陷,使色彩更鲜活。更符合人眼睛康视觉偏好。

2、分辨率不同

通常1080P的分辨率为1920x1080P。4K电视的分辨率是普通1080P的4倍。4K电视物理分辨率达到3840×2160。

3、清晰度不同

4K电视由于分辨率比1080P高,相对应的4K比1080P高清带来更加清晰、细腻的画面。

逻辑信道,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的区别,联系和功能

逻辑信道是MAC子层向上层提供的服务,表示承载的内容是什么(what),,按信息内容划分,分为两大类: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

传输信道表示承载的内容怎么传,以什么格式传,分为两大类:专用传输信道和公用传输信道.

LONG TERM物理层协议根据传的内容和占用资源方式(频率和时间等)的不同定义了不同的物理信道,即按照将传输信道的不同的数据流按不同处理方式进行相关处理和数据的传输。

其实信道、链路等等都是人为的概念,是对一系列数据流或调制后的信号的分类名称,其名称是以信号的功用来确定的。

逻辑信道定义传送信息的类型,这些信息可能是独立成块的数据流,也可能是夹杂在一起但是有确定起始位的数据流,这些数据流是包括所有用户的数据。

传输信道是在对逻辑信道信息进行特定处理后再加上传输格式等指示信息后的数据流,这些数据流仍然包括所有用户的数据。

物理信道则是将属于不同用户、不同功用的传输信道数据流分别按照相应的规则确定其载频、扰码、扩频码、开始结束时间等进行相关的操作,并在最终调制为模拟射频信号发射出去;不同物理信道上的数据流分别属于不同的用户或者是不同的功用。

链路则是特定的信源与特定的用户之间所有信息传送中的状态与内容的名称,比如说某用户与基站之间上行链路代表二者之间信息数据的内容以及经历的一起操作过程。链路包括上行、下行等。

简单来讲,

逻辑信道={所有用户(包括基站,终端)的纯数据集合}

传输信道={定义传输特征参数并进行特定处理后的所有用户的数据集合}

物理信道={定义物理媒介中传送特征参数的各个用户的数据的总称}

打个比方,某人写信给朋友,

逻辑信道=信的内容

传输信道=平信、挂号信、航空快件等等

物理信道=写上地址,贴好邮票后的信件

2 逻辑信道、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分别有哪些?

8逻辑信道: MAC通过逻辑信道为上层提供数据传送服务。

逻辑信道 通常可以分为两类: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控制信道用于传输控制平面信息,而业务信道用于传输用户平面信息。

其中,控制信道包括:

 广播控制信道(BCCH):广播系统控制信息的下行链路信道。

 寻呼控制信道(PCCH):传输寻呼信息的下行链路信道。

 专用控制信道(DCCH):传输专用控制信息的点对点双向信道,该信道在UE有RRC连接时建立。

 公共控制信道(CCCH):在RRC连接建立前在网络和UE之间发送控制信息的双向信道。(是双向吗?下行也这样使用?)(我个人认为是双向的见MAC层结构)

多播控制信道MCCH: 从网络到UE的MBMS调度和控制信息传输使用点到多点下行信道。

业务信道包括:

 专用业务信道(DTCH):专用业务信道是为传输用户信息的,专用于一个UE的点对点信道。该信道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都存在。

 多播业务信道(MTCH):点到多点下行链路。

传输信道:物理层通过传输信道为上层提供数据传送服务。

物理层支持的传输信道:

下行共享信道DL-SCH: 支持HARQ,AMC,可以广播,可以波束赋形,可以动态或半静态资源分配,支持DTX,支持MBMS(FFS)

寻呼信道PCH: 支持DRX(UE省电),广播

广播信道 BCH

多播信道MCH: 广播,支持SFN合并,支持半静态资源分配(如分配长CP帧)

控制格式指示CFI

HARQ指示 HI

下行控制信息 DCI

上行共享信道UL-SCH: 支持HARQ,AMC,可以波束赋形(可能不需要标准化),可以动态或半静态资源分配

随机接入信道RACH: 有限信息,存在竞争

上行控制信息 UCI

根据传的内容和占用资源方式(频率和时间等)的不同LONG TERM物理层协议定义了不同的物理信道。各物理信道传输的内容和调制方式各不相同。

下行物理信道有:

 PDSCH: 下行物理共享信道,承载下行数据传输和寻呼信息。

 PBCH: 物理广播信道,传递UE接入系统所必需的系统信息,如带宽

天线数目、小区ID等

 PMCH: 物理多播信道,传递MBMS(单频网多播和广播)相关的数据

 PCFI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表示一个子帧中用于PDCCH的OFDM

符号数目

 PHICH:物理HARQ指示信道, 用于NodB向UE 反馈和PUSCH相关的

ACK/NACK信息。

 PDCCH: 下行物理控制信道,用于指示和PUSCH,PDSCH相关的

格式,资源分配,HARQ信息,位于子帧的前n个OFDM符号,n<=3.

上行物理信道有:

 PUS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 PRA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获取小区接入的必要信息进行时间同步和小区

搜索等

 PUCCH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UE用于发送ACK/NAK,CQI,SR,RI信息。

3- 传输信道是如何映射到物理信道的?

物理层有6个下行物理信道,3个上行物理信道。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的映射关系如下表:

下行物理层信道与传输信道的映射关系如下表:

传输信道 物理信道

下行共享信道 DL-SCH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

寻呼信道PCH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

广播信道 BCH 物理广播信道PBCH

多播信道MCH 物理多播信道PMCH

控制信息 物理信道

控制格式指示CFI 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

HARQ指示 HI 物理HARQ指示信道 PHICH

下行控制信息 DCI 物理下行控制信息信道PDCCH

上行物理信道有:

 PUS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 PRA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获取小区接入的必要信息进行时间同步和小区

搜索等

 PUCCH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UE用于发送ACK/NACK,CQI,SR,RI信息。

传信道信道/ 控制信息 物理信道

上行共享信道 UL-SCH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PUSCH

随机接入信道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上行控制信息 UCI PUCCH、PUS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