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ALAC是无损格式吗?
ALAC苹果的无损格式、FLAC即是Free Lossless Audio Codec的缩写,中文可解为无损音频缩编码.特点是无损压缩、、…
苹果的ALAC是真正的无损格式吗
现在主流无损音乐主要有:WAV、APE、FLAC、ALAC、TTA、TAK 。以下针对你的问题,给出一些介绍,其实也作出了对比: ALAC,算是工业界给出的除了wav外,第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无损编码格式。感谢apple,开发了堪称最佳有损编码的QTAAC之后,再度开源开放alac alac编码,目前可以用itunes实现,也有很多第三方编码器,例如qaac和改版的ffmpeg。alac编码操作简洁,没有什么类似level等可以选择的余地。 alac的默认编码后缀是m4a,表明它能够被封装到MEPG-4的视频里,这一点我们后续再讨论。 alac的编码速度要比flac要快40%左 右,实测用ffmpeg非常快。比起ape则更是快的多。压缩率却并不占便宜,比flac还要大一点点,但是总比纯wav来得好。(我自己的测试结 果:wav 1141Kbps, alac 925(81%),flac 904(79%), ape 868(76%)) 但是alac 解码复杂度略大。用MX(省电优先)模式测试,播放flac,CPU占用率基本维持在30%,播放alac则是50%。ape在55%左右。从这一点上来 说,ape并不特别适合在续航和储存空间有限的移动设备上播放。不过并不排除IOS内置播放器对alac解码做了充足的优化。 IOS内置播放器并不支持ape/flac,可以通过购买或者盗版第三方播放器实现。但是却能完美支持alac。android则对这三者的支持都较好,至少我的手机可以直接用自带播放器播放三种格式。 就纯音乐压缩来说,alac有可取的地方,比如编码速度,但是总体来说,alac并不如flac来的优秀。除了Apple的移动设备,还是推荐以flac作为主要无损的音源。 它是由苹果开发的,第一个具有工业应用性的无损压缩格式。 现在DVD和蓝光,音轨部分主要还是不经压缩的纯wav。要么就是音质效果极烂的DTS。本有出色的flac等开源无损格式,但是出于商业利益,和民间组织出身低微,没有被采用。alac的出现,有望打破这个禁锢,如果苹果给力推广之的话。 alac支持多声道,可以被封装到MP4当中,这本身就是一个突破–MP4第一次可以封装无损压缩的多声道。只不过,目前MP4Box等还没有能够实现支持,只有苹果Quicktime格式的MOV文件能够用ffmepg实现封装。
我想知道苹果的Alac和itunes里面的Acc是一个意思吗?有什么区别?
alac是苹果自己出的无损格式Apple lossless audio codec 是aac吧 是一种有损格式
无损音乐的2种格式:ape与flac 哪个更好?
两个都是无损格式都可以直接还原到wav文件,没有什么区别更别提听起来了.ape的文件压缩更大一些,文件占用空间小.flac编码免费性(当然在国内没有意义)兼容性啥的更好,经常会有个别mp3对ape的支持会悲剧.
无损音质WAV,ALAC,和FLAC那个音质是最好的,上网查了一下说是WAV是和原来的音质一样的a
WAV最好,这是不争的事实。
其实别看听音乐的人多,但是都是假模假式要无损的多,好些人拿着苹果手机,用着苹果那小白兔耳机就叫嚣我要无损,可拉倒吧,那破玩意听真320和无损都没啥大区别。
音乐效果、品质,对钱的要求实在是太狠了。如果是大型设备,还要打造一个隔音的房间,我见过一个发烧友的,他富二代,整个房间装修布置加上音响设备,以及房屋中间一个电动座椅,整整花掉了快2000万。对我这种穷鬼简直想都不敢想。
我这种穷人就只能退而求其次,用小型设备,用一个好的前端加好的耳机来听,整个下来几万就差不多的了,前端和耳机基本都是1万多就有不错的了。
压缩格式看似数据并无丢失,但是只要你耳音好,设备好,还是听着不同,这个原因解释起来就很麻烦了,有兴趣你可以去看关于无损音乐的详细文章。
电脑本身的设计并不是为了音乐服务的,在复杂的转化过程中人类也是想尽了办法。可是电脑是一个各个环节都可能产生波动的,同样数据传送给声卡在电脑就会有不同的速度,何况还有不同硬件不同声卡。稍有差别,在有好设备和好耳音的人耳中就听出差别了。虽然这样的人很少,但是真的有,也绝不是少到凤毛麟角,一般天生有绝对音感的人,和后天训练有绝对音感的人都能听出来差别。只是天生的更加敏感。
最后,我想说,如果舍不得买好设备,根本没必要求无损,因为320也足够,垃圾设备垃圾耳机根本听不出来。我每次看到一些拿着iOS和小白兔耳机叫嚣我只听无损的我都想过去抽他。
还有,就算你有了好设备,无损也不是靠下载的,因为无损也不是很多人想像的那么容易,必须有好电脑、好光驱、无伤的cd、好抓轨软件。网上大多数无损不过是忽悠耳音不够好的绝大多数人罢了。
最后的最后,如果你有了好设备和好电脑好光驱等等一应俱全,那你的钱也没花完呢。因为还有cd要花钱买,那可不是街边摊那些垃圾设备盗版的复制品,有国外原版就直接买原版,有港台版就买港台版,除非大陆出品没办法。其实当你有好设备,一点点对比日欧美等原版cd和我们大陆购买版权的大陆版正版cd,也能听出差别。原因也是多种,一来我们这边商人不愿意投资那么多钱在设备上面,二来我们这边商人也不愿意高价买一级母带。
所以,耳音够好也要有钱,否则10首或10几首音乐就要好几百,因为根据国家不同距离不同价格不同关税也不同,我这号穷鬼基本上是一个季度3个月才买一次,上次买的是石川绫子,花了300多人民币。其他都是靠假无损和320凑合,只花钱在自己最喜欢的音乐上面。
抓轨只抓WAV
APE和FLAC两种无损压缩有什么区别吗?哪个更好?两者都能用千千播放吗?
都能用千千播放,我个人比较偏好 FLAC,因为纠错能力高,下边有详细说明。
下边说下 相同点 及不同
相同点:
一、压缩比决定无损压缩文件所占存储空间
FLAC与AEP的压缩比基本相同,FLAC的压缩比为58.70%,而APE的压缩比则要更高一些,为55.50%,都能压缩到接近源文件一半大小。
二、编码速度考验用户的耐心,速度快者优
非常值得赞扬的是,FLAC与APE的编码速度都相差无几,这是因为两者的压缩技术是开源的,开发者可以借鉴两者在编码上的不同优势进行开发,不过目前编码速度最快的是WavPack和Shorten两种无损压缩格式,但这两种格式的非开源性限制了其普及。
三、平台的支持决定普及度
音频压缩不但需要硬件的支持,也需要的软件的支持,因此能够被更广泛的平台支持,也就意味着被更多用户使用。FLAC与APE在这方面做的都非常出色,能够兼容所有系统平台,现在无论您是Windows用户还是众多版本的Linux用户,哪怕您是Mac OS的忠实FANS,都无需担心无法使用FLAC或APE。
四、两者的开源特性,完全免费的技术
两者的开源特性,意味着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可以免费使用这两种压缩技术,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可以修改和发布基于这两种技术的新产品,这给众多MP3厂商降低成本提供了有力保障,且消费者也能够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购买到只有世界级MP3(例如:iPod支持ALAC)才支持的无损压缩音频、CD级的音质表现!
不同点:
一、自我纠错能力,谁更人性化?
很多消费者都经历过MP3的爆音问题,然后归咎于MP3质量有问题,其实,很大一部分爆音是因为音频压缩过程中,编码的微小损坏,造成在解码时,处理出来的数据与音频不一致,导致爆音现象。无损格式压缩的不好也会导致编码损坏,而在处理这种问题时,FLAC的会以静音方式代替有损部分,而APE的处理则与常见的有损压缩格式处理的方式相同,以爆音方式代替有损部分。这一点FLAC设计的更人性化!
二、优化的编码结构,决定了解码的速度!
由于编码方式的不同,将影响两种无损压缩格式的解码速度,通常FLAC的解码速度比APE快30%,这是因为,FLAC只需执行整数运算,而无需执行占用系统更高频率和更大数据处理量的浮点运算。基于这一点,一般硬件均可完美实现实时解码。
三、方便的资源获取,意味着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与支持
无论FLAC还是APE,在资源获取上,两者都能通过网络搜索轻松获得!
单从技术角度讲,FLAC要明显比APE优秀,原因在于,FLAC是第一个开源的且被世界公认的无损压缩格式,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级开发高手对FLAC进行免费的开发与技术完善,同时,FLAC有广泛的硬件平台的支持,几乎所有采用便携式设计的高端解码芯片都能够支持FLAC格式的音乐,FLAC第三个优势在于:优秀的编码使得硬件在解码时只需采用简单的整数运算即可,这将大大降低所占用的硬件资源!不过两种公开的技术具有极强的互补性,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全面超越另一方!
无损(flac、aac)以及320Kb的Mp3文件和100Kb左右的有什么差别?音质区别体现在哪里?
音质在前端(电脑、MP3)和外放(耳机、音箱)水平比较低级的情况下,是很难听出区别的,听不出是正常的,100k和320k几百块的价位的硬件上就稍微有点明显了. 音质区别看高频能量足不足,声音密度高不高,延展性好不好;中频能量…
索尼z3支持高清语音吗
索尼Xperia Z3支持的音频格式还是非常主流的,AAC、WMA和MP3这种自然是不在话下,而真正的亮点就是Z3除了FLAC无损音乐格式以外,还加入了ALAC无损格式(也就是苹果的无损格式)以及DSD格式的支持,非常有意思.
ipod能播放ape格式的音频么?
至今为止ipod还没有支持ape的想听无损的话只有apple loseless和wav不过wav不支持专辑封面…
ipad touch4如何播放高质量wav文件?itunes不能导入.用FR2000转换成alac格式同样不行.
用格式工厂转成MP4 格式